Sunday 15 November 2020

“Who is Man ?” AJ Heschel (1907-1972)

 


“We know what he makes, but we do not know what he is or what to expect of him. “ Heschel  awakened man’s spiritual dimension and it’s underlying anxiety that he calls “the need to be needed” and that something is asked of man and that he is not a mere bystander in the cosmos.


Heschel ultimately submitted to God and God needs man for the attainment of his ends in the world.


Abraham Joshua Heschel (1907-1972) was a Polish-born American rabbi and one of the leading theolog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with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such as the march on Selma), and against the Vietnam War


Heschel persuaded the Catholic Church to eliminate or modify passages in its liturgy that demeaned the Jews, or referred to an expected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His theological works argued that religious experience is a fundamentally human impulse, not just a Jewish one. He believed that no religious community could claim a monopoly on religious truth. For these and other reasons, Martin Luther King Jr. called Heschel "a truly great prophet."  Heschel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was a participant in the third Selma, Alabama to Montgomery march, accompanying Dr. King and John Lewis on 25 March 1965. 



“Who is Man? (1965)

In these three lectures, originally delivered in somewhat different form as The Raymond Fred West Memorial Lectur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May 1963, Dr. Heschel inquired into the logic of being human: What is meant by being human? What are the grounds on which to justify a human being’s claim to being human? 


In the author’s words, “We have never been as openmouthed and inquisitive, never as astonished and embarrassed at our ignorance about man. We know what he makes, but we do not know what he is or what to expect of him.  Is it not conceivable that our entire civilization is built upon a misinterpretation of man? Or that the tragedy of man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he is a being who has forgotten the question: Who is Man? 


The failure to identify himself, to know what is authentic human existence, leads him to assume a false identity, to pretend to be what he is unable to be or to not accepting what is at the very root of his being. Ignorance about man is not lack of knowledge, but false knowledg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 theologians here confronts one of the crucial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questions of our time: the nature and role of man.


Abraham Joshua Heschel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braham_Joshua_Heschel


"Animals are content when their needs are satisfied; man insists not only on being satisfied but also on being able to satisfy, on being a need not simply on having needs. Personal needs come and go, but one anxiety remains: Am I needed? There is no human being who has not been moved by that anxiety."(p.57)


This is a book on philosophical ideas which attempts to answer the age old question of Who Man Is?


Some of the topics that are dealt within the book : To think of man in human terms; Do we live what we are? ; Self-knowledge as part of our being human; The self as a problem; The logic of being human; The dimension of meaning; The essence of being human.


From the  book there are quite a few things to learn and apply in real life :;


"It is a fatal illusion to assume that to be human is a fact given with human being rather than a goal and an achievement. To animals the world is what it is; to man this is a world in the making, and being human means being on the way, striving, waiting, hoping." (P. 41)


Knowledge and reciprocity

"Knowledge is a debt, not a private property. To be a person is to reciprocate, to offer in return what one receives." (P. 46)


Man’s Unique Need to be Needed

"Animals are content when their needs are satisfied; man insists not only on being satisfied but also on being able to satisfy, on being a need not simply on having needs. Personal needs come and go, but one anxiety remains: Am I needed? There is no human being who has not been moved by that anxiety." (P. 57)


Man's complexity

"There are alleys in the soul where man walks alone, ways that do not lead to society, a world of privacy that shrinks from the public eye. Life comprises not only arable, productive land, but also mountains of dreams, an underground of sorrow, towers of yearning ... " (P. 59)


The Task of Mankind

"It is only despair that claims: the task of man is to let the world be. It is self-deception to assume that man can ever be an innocent spectator. To be human is to be involved, nolens volens, to act and to react, to wonder and to respond. For man, to be is to play a part in a cosmic drama, knowingly or unknowingly." (P. 68)


Two Ways

"There are two primary ways in which man relates himself to the world that surrounds him: manipulation and appreciation. In the first way he sees in what surrounds him things to be handled, forces to be managed, objects to be put to use. In the second way he sees in what surrounds him things to be acknowledged, understood, valued or admired. It is the hand that creates the tools for the purpose of manipulation, and it is the ear and the eye by which we attain appreciation. (p. 82)


Fellowship depends upon appreciation, while manipulation is the cause of alienation: objects and I apart, things stand dead, and I am alone. What is more decisive: a life of manipulation distorts the image of the world. Reality is equated with availability: what I can manipulate is, what I cannot manipulate is not. A life of manipulation is the death of transcendence. (p. 82)


Two Versions of Man

To the Greek mind, man is above all a rational being; rationality makes him compatible with the cosmos. To the biblical mind, man is above all a commanded being, a being of whom demands may be made. The central problem is not: What is being? but rather: What is required of me? 


Greek philosophy began in a world without a supreme, living, one God. It could not accept the gods or the example of their conduct. Plato had to break with the gods and to ask: What is the good? And the problem of values was born. And it was the idea of values that took the place of God. Plato lets Socrates ask: What is good? Yet Moses' question was: What does God require of thee? (p. 107)


Failure to understand what is demanded of us is the source of anxiety. The acceptance of our existential deb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sanity. The world was not made by man. The earth is the Lord's not a derelict. What we own, we owe. "How shall I ever repay to the Lord all his bounties to me!" (Psalm 116:12) (p. 112)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403110.Who_Is_Man_


Quotes

“We are closer to God when we are asking questions than when we think we have the answers.


“Man cannot see God, but man can be seen by God. He is not the object of a discovery but the subject of revelation.”


“Never once in my life did I ask God for success or wisdom or power or fame. I asked for wonder, and he gave it to me.”

—Abraham Joshua Heschel


Racism as the root of poverty


“Racism is Satanism.” It was this conviction that launched Rabbi Abraham Joshua Heschel, a religious Jew from a Hasidic family in Poland, into the 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He appears beside Martin Luther King Jr. in several of the most iconic photographs of that time: crossing Edmund Pettus Bridge arm in arm in March 1965; and standing together outside Arlington Cemetery in silent protest of the Vietnam War in 1968.


The two came from very different backgrounds – King had grown up in Atlanta, Georgia, while Heschel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fugee from Hitler’s Europe in March of 1940 – “a brand plucked from the fire,” as he wrote. Yet the two found an intimacy that transcended the growing public rift between their two communities. Heschel brought King and his message to a wide Jewish audience, and King made Heschel a central figure in the struggle for civil rights. Often lecturing together, they both spoke about racism as the root of poverty and its role in the war in Vietnam; both also spoke about Zionism and about the struggles of Jews in the Soviet Union. The concern that they shared was “saving the soul of America.”


By the time Heschel and King met, the nation was tense: the Birmingham campaign was underway in the first months of 1963, and on June 11, 1963, George Wallace, governor of Alabama, attempted to block the enrollment of Vivian Malone and James Hood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federal troops forced him to step aside. That night, President Kennedy delivered a major televised speech, promising legislation and calling civil rights a “moral issue.” The next day, Medgar Evers, field secretary of the NAACP in Mississippi, was murdered.


The March on Washington took place in August 1963, with more than two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participating.

Friday 13 November 2020

人是誰? (A J Herschel 赫舍尔

 Who is Man ? 人是誰? 

A J   Herschel 赫舍尔 1907-1972


本书深刻地探讨人存在的意义,作者最后还是没有结論,用神学的观点,希望人类是上帝的合作者,配合上帝的夢想和計劃。


人是谁〔美〕赫舍尔在线阅读

http://www.saohua.com/shuku/zhexue/mydoc086.htm


美籍犹太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人是谁》这本小册子是他对人的生存及地位的问题的回答.


没有人类的帮助,地球照样会转动大自然拥有满足我们一切需要的机会 誰需要人呢?


有一个需要不能满足,那就是要求被需要。一切需要都是单方面的, 大部分生存正是被限制在这种单面性(onesidednes)中只有一个自由的人才懂得,实存的真正意义只有在奉献,在给予! 事实是,我们的实存也是一种需要。


我们的需要是暂时的,而我们被需要则是长久的。 (p 86 )

作者指出:” 奥斯威辛事件和广岛事件之后,哲学再不能依然故我某些关于人性的断言被证明是虚有其表,被打得粉碎. ...我们提供生存的智慧——不仅在我们孤寂的书房里切合时宜,而且在我们面临令人发指的酷行和大灾难的威胁时也切合时宜而且应该在看到死亡集中营的囚徒时,在看到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时,考虑到人的问题

  人是谁有什么意义(P96) .

人需要意义,但是,如果终极的意义不需要人,并且人不能把自己同它联系起来,那么,终极的意义对人也就毫无意义如果是单向的联系,如探求和索取,人与意义的相遇便依然是人所不可企及的目标.



人对自身行为的感受能力,对自身行为表示疑问的能力,把自身行为看作是一个难题而不是單纯由最小而不变的事实组的结构和能力,這是做人的根本性質。

人的主要問题不是他的本性,而是如何对待他的本性。

现代人的悲剧在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他竟忘记了人是谁这个问题.


根据《圣经》的思想,核心问题不是什么是存在?而是如何存在和如何不存在? p.71 )




  当我們不能确定自身的身分,不了解人的真正存在是什么,这使人采取了错误的身分,假装出一副他不可能是的样子,不承认他的存在的基础中的东西对人的无知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由于错误的知识.


人的存在的含义,不仅仅包括存在 ( being ;在人的存在中,至关重要的是某些隐蔽的、被压抑的、被忽视或者被歪曲的东西怎样才能透过人的调节装置的外壳,并探究这种调节装置是不是他的最高使命(vocation)呢?


人是不仅行动,而且还思考他是如何行动的一种存在人对自身行为的感受能力,对自身行为表示疑问的能力,把自身行为看作是一个难题而不是单纯由最小的、不变的和最终的事实组成的结构的能力,这是做人(being human )的根本性质


人在何处?我们在生命的什么阶段上,在他的实存的什么境况中看到人的真实面目?他不断变化,反复无常,以不同的角色出现他作为售货员或士兵,同他作为父母是一样的吗?他从摇篮到坟墓,从洞穴时代到火箭时代,是一成不变的吗?


人处在实验性的、未决的、不确定的和终极的、固定的、确定的两极之间.任何事物都是可能的人的特征具有模糊性,人的行为具有两可性,因而人的恒定性中包含着内在矛盾人有许多张面孔,哪张面孔是真实的 ?


自我认识完全不能严格限制在对事实进行描述的范围内,因为自我本身是事实和规范组成的复合体,是由现状(what is)和意识到应当怎样” ( what ought to be )组成的复合体做人的实质在于价值,价值包含在人的存在中.如上所说,人的难题是由于我们碰到存在与期望之间的冲突或矛盾才产生的因而,自我认识的根源就在于意识到自我是一个难题;它作为一种批判的反思而起作用消除骄傲自负,对自我及其行为和特点提出怀疑,是自我认识的主要动因.自我认识完全依赖于自我判断,它不应等同于观察和自我观察单纯的描述,简单地教条式地承认自我,等于取消人的难题,这实际上是放弃自我认识简言之,如果做人依旧是一个难题,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把描述方法当作唯一的方法加以运用,它最多只能使我们达到自我观察,却不能解决难题.


正是苏格拉底把人的本性当作一个难题分离了出来,而不考虑人同神的关系他在自我审视的意义上使用了认识你自己这一格言(柏拉图:《斐德罗篇》,230)

人必须探询他自己的本性;通过自我认识,人享受到无穷福祉,人如果对自己不了解,则会沾染罪恶(色诺芬:

  《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当动物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它们就知足了;人则不仅要求被满足,还要求能够满足别人,不仅要求拥有所需要的东西,而且要求自己成为一种需要个人的需要得而复失,但焦虑仍一如既往:别人需要我吗?没有哪一个人不被这种焦虑所触动.


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实:对自己来说,人是不充分的,如果生命不为自我以外的目的服务,如果生命对别人没有价值,那么生命对人就没有意义.人对自己而言,不是包罗一切的目的康德的第二句名言:永远不要把人类仅仅当作工具,而要把他们当作目的.这句话只是表明,一个人应该如何被别人看待,而不是指他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因为如果一个人认为他是他自己的目的,那么他就会把其他人当作工具而且如果把人就是目的这一观念看作对自身价值的真实评定的话,那么,就不能指望他为了他人的或群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或利益他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他也就必然怎样对待自己p.81) 


Herschel認为 人的实存不一定能从社会得到其终极意义,因为社会本身也需要意义

在人们的灵魂中,有一条不与社会相通的小道,人们在这条小路上踽踽独行,这是一个避开众目睽睽的私人世界. ”


如果社会将拒绝我的服务,甚至将我置于孤独的隔离中以便我死后绝不会为我所热爱的世界留下任何财富,那么我是不是会被迫结束我的生命呢?


做人的本质

人不仅要求被满足,还要求能够满足别人,不仅要求拥有所需要的东西,而且要求自己成为一种需要.没有哪一个人不被这种焦虑所触动.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实:如果生命不为自我以外的目的服务,如果生命对别人没有价值,那么生命对人就没有意义.


为什么为了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便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呢?对于一个把自己看作是绝对目的人来说,一千个人的生命也不比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避免绝望的唯一方法是使自己成为一个被需要者,而不是成为目的事实上,幸福可以被定义为确信被别人所需要但是谁需要人呢?


首先想到的答案就是社会的需要 - 人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或人类服务因此,一个人的最高价值就取决于他对别人有用,取决于他的社会工作效果.   然而,他还是希望别人不要根据他对别人有什么意义来衡量他,而要把他看作自身是有价值的存在


而被人爱,而不是因为他们有成就或财产而被人爱那些老弱病残者也不是因为他们可能回报我们而希望得到帮助谁需要老人和患不治之症的人呢?


在人们的灵魂中,有一条不与社会相通的小道,人们在这条小路上踽踽独行,这是一个避开众目睽睽的私人世界生活不仅包括可耕种的肥田沃土,也包括梦的山峦、悲哀的地窖和渴望的塔楼.


除非人变成一台机器,其中每颗螺丝钉都必须发挥作用,否则将被取掉只有那企图剥夺私人利益的牟利的国家,才要求所有的人为其服务如果体现为国家的社会最终是腐朽的,而且我医治其罪恶的努力是徒劳的话,那么,我的个体的生命是不是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呢?如果社会将拒绝我的服务,甚至将我置于孤独的隔离中以便我死后绝不会为我所热爱的世界留下任何财富,那么我是不是会被迫结束我的生命呢?


存在与意义(p91 ) 


探讨存在的意义就是探讨超越于存在之上的东西,就是揭示纯粹存在的不足(insuficiency)。

人的使命(vocation)不是接受存在,而是把它与意义联系起来;而且,他的独特难题不是如何进入存在,而是如何进入意义.


人的实存不可能从社会得到其终极意义,因为社会本身也需要意义 宇宙 是不是需要人类?”  谁需要人呢?大自然?难道群山需要我们的诗篇吗?难道没有天文学家,繁星就会陨落吗?


灵魂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最容易衰亡的是欲望它们像水生植物一样,在遗忘的水中成长,急于神秘地消失消亡的意图是欲望所固有的;它维护自己的目的在于被熄灭.在得到满足后,它自己唱着挽歌,走向灭亡.并不是全部人类行为都具有这种自杀性意图思想、概念、法律、理论,自产生起就有延续的意图 (P86) 


我们之所以充分认识到实存的暂时性,并不在于对观念进行推敲,而在于对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进行考察,在于发现一度热烈珍爱的需要和欲望的终点.然而,人的这种认识却是十分模糊的因为,尽管除了实存的暂时性以外人对什么都不能确定,他也不会甘心仅仅是欲望的载体.


承认存在的终极性,是一个预期的理由(petitio principii) ,它错把问题当作答案最高的、最终极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奥秘


宇宙,即存在本身,不能回答关于宇宙的意义或存在的意义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要求从与存在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存在,从高于宇宙的角度来考察存在这个问题指的是对存在的超越;它肯定那超过、高于、凌驾于存在之上的事物在提出这个问题时,我们离开了逻辑的、可以严格证实的思考这个层面,而进入奥秘的局面从逻辑上讲,我们不应该迈出这一步,它超过了正统逻辑的界限然而,尽管各种劝告都坚持和证明这个问题是无意义的,但是人类永远不会停止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自身就能确定其有效性科学不能使它沉默,逻辑的力量也不能长期压制它的确,人如果放弃对意义的焦虑,他就不再成其为人;逻辑实证主义的胜利将是人类的失败.可以举出许多理由来反对寻求意义,但是,正像任何关于呼吸有害的理论不会使人停止呼吸一样,任何认为意义问题是与我们无关的看法,都不能消除人对它的关注


什么是人的存在的意义

(P 96) 

终极意义如果是一种理念,那它就不能回答我们的焦虑.人性不只是一个理智结构;它是涉及个人的特定的现实对意义的迫切要求是迫切要求终极的联系,要求终极归属在这种要求中,任何虚荣自负都被抛弃难道我们在时间的荒野上是孤独的吗?


难道我们在奇妙无穷的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如上所述,宇宙并不向我们泄露其秘密,而且,它所揭示的也不能用人的语言来表达人的终极意义不是由终极的存在产生的终极的存在与具体的存在没有任何联系.

除非意义与我有联系,否则我不会与意义发生联系.人需要意义,但是,如果终极的意义不需要人,并且人不能把自己同它联系起来,那么,终极的意义对人也就毫无意义

如果是单向的联系,如探求和索取,人与意义的相遇便依然是人所不可企及的目标.












  


  


  

Sunday 30 August 2020

国殇 - 应该知道的历史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亦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九歌·國殤》取民間“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難的愛國將士,追悼和禮讚爲國捐軀的將士的亡靈。

中国晚清自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用鴉片打開大門,中国飽受欺凌,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量割地赔款,犹如紧箍咒一样阻碍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基本就是一部屈辱史。至廿一世纪,經过無数千千万万中囯人的努力,前仆后继,中国终于開始繁榮了。

關於《国殇》的作品亦有很多很多。

這是非常珍貴的抗戰歷史文獻、影集,分享給您觀賞和收藏,共40集,這套影片集用了100 年的幅度 (由鴉片戰爭開始至抗戰勝利),宏觀地刻畫了二十世紀中日戰爭的背景、經過和影響,其中包括很多當事人的訪問和國際知名的歷史學家的評論,使我們對這段歷史能有較客觀和深刻的認識。   

片集是蔣緯國將軍感覺這一段史實必須被紀錄保存,委託臺灣卓越私人影視公司陳君天先生製作。陳先生曾授權香港 “陽光衛視” 更名爲 “國殤" 後,在中國大陸播出。可惜只播出一半即被勒令停播,甚至因此陽光衛視頻道被查封。
        
全集敘述平實而有深度,在家中電視或電腦的 YouTube 上搜尋會看得較爲清晰。

Go to YouTube, search 囯殤-阳光卫视

《國殤》第一集 重返盧溝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7lWDz-sY8
《國殤》第二集 人為刀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we3Of8I49c
《國殤》第三集 四十年長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MjkvzxUMl8
《國殤》第四集 槍桿子與政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bqvxRSloJo
《國殤》第五集 安內?攘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73sTeoOHHE
《國殤》第六集 焚風滿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4q3bng_8BE
《國殤》第七集 乾坤一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HlrtfcQlc
《國殤》第八集 最後關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4CZUHiu36g
《國殤》第九集 淞滬會戰(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9152P3lzDs
《國殤》第十集 淞滬會戰(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HbXbXf5KE
《國殤》第十一集 南京保衛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hTSZQGkSZU
《國殤》第十二集 南京大屠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wSsARS-osc
《國殤》第十三集 喋血長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Wc0b2-LDBU
《國殤》第十四集 破釜沉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Wjy99UbW4
《國殤》第十五集 徐州會戰(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u3qkAjaIM
《國殤》第十六集 徐州會戰(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U6k4x0Bu9s
《國殤》第十七集 大遷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3qWKYoHVlE
《國殤》第十八集 武漢會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4xQ7qlUCvo
《國殤》第十九集 另一個戰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fTpEyWeeqM
《國殤》第二十集 烽火桃李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Jvp1EsjXRs
《國殤》第二十一集 中期抗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Tbbj_8k9Go
《國殤》第二十二集 烽煙再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EaXF-mWObY
《國殤》第二十三集 長沙會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Nsd93J3lb8
《國殤》第二十四集 禍從天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eC-emXQKi0
《國殤》第二十五集 在北風中出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KzxwGUtvEM
《國殤》第二十六集 突破封鎖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kvM7PSm-Qs
《國殤》第二十七集 火併大江中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3FTSLCmTMM
《國殤》第二十八集 赤手空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zxc7W84vFs
《國殤》第二十九集 疾風迅雷遊擊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FI0SGyGC8
《國殤》第三十集 血染的歷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U1mdcko2N0
《國殤》第三十一集 死亡工厰 73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hfAvjEUz4
《國殤》第三十二集 苦撐待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D2D3Gl47A4
《國殤》第三十三集 悲情與豪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jLGgo-jRx4 
《國殤》第三十四集 一狼、二虎、四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faCfKIU7s
《國殤》第三十五集 蔣夫人與抗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0L6fexCXeY
《國殤》第三十六集 長夜漫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4hm2A367I
《國殤》第三十七集 鬼哭神號守衡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CdhYzszoM
《國殤》第三十八集 山窮水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wxfYbreiTs
《國殤》第三十九集 最後的堅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a5pY-2KgrI
《國殤》第四十集 天亮前後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vPxtUrDm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Jvp1EsjXRs

国殇大全集 正版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完整版16开精装全12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国殇大全集正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完整版16开精装全12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团结出版 ...

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是一本於2005年在中國大陸上市出版的書籍,主要描寫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會戰期間,在蔣中正中國國民黨領袖及將領的領導下,國民革命軍將士在正面戰場進行的大規模抗日作戰[1]該書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為數不多的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以描述中國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為題材的書籍之一,還有評論認為「該書是第一本全面反映蔣介石政府抗戰的專著」[2]

Monday 13 July 2020

卫三畏《中国总论》Samuel Wells Williams

卫三畏《中国总论》

本文來自卫三畏与《中国总论》陈佳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82)

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美国第一批来华传教士,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名的汉学家。其最 能体现汉学成就的莫过于《中国总论》。此书于 1848 年刊行初版,后在 1883 年进行再版, 是一部介绍晚清中国社会全貌的综合性著作,是为美国人了解中国人及社会的重要的门径。初版(1848)作为美国第一部撰述中国历史文 化的书籍,其在何种原因下创生,时隔三十五年再版。当今学者对此作品评价到:“很难再找到一本象《中国总论》这样的书,为了异族的 幸福,以那样的语言,展示了一个辉煌、可敬的文明和它具有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卫三畏1833年初抵广州,1874年作为美国驻华公使馆参赞,陪同艾忭敏阁下面见同治皇帝,呈递了国书。(《中国总论》1883年版序言)

1848 年卫三畏《中国总论》出版前,美国人还没有出版过一本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他在《中国总论》的序中,明确表达了撰写该书的动机。 其一,卫三畏要为中国人及其文明洗刷掉通常加予他们的那些奇特的、几乎无可名状的可笑形象。美国商人虽然早在 18 世纪末就来到中国,但因中国政府的限制、语言的不通、自身对中国了解兴趣不强等原因,商人对中国所知甚少。18  纪中叶欧洲对中国的否定、传入美国的中国商品以及极少部分亲临中国的美国人的印象构成 了美国人早期对中国认识的基础。这些印象使他们马上自以为是地认为中国人总体上来说是一群无趣的、奇异的和未开化的猪眼的人民,长尾巴的天朝人’”中国人是 负、无知、几乎不可救药”.   他希望通过此书传播有关中国更公正的知识以纠正外 国人眼中对中国的偏见认知。

其二,卫三畏力图增进基督教会在中国人中间传播福音的兴趣
19 世纪,美国的经济逐渐发展,国力逐渐增强,基督教在社会中的影响日渐深远,并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教热潮。卫三畏作为一名传教士,在美国传统文化熏陶、基督教的使 命感、早期中美贸易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其选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工作:“一个 念头刺激着我一生从事这一工作,它就是这样一种希望传教事业能够发展起来。在这个事 业的成功中蕴藏着对作为一个民族的中国给予其拯救,既在道德方面,也在政治方面”.  而美国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的现实,又使得鼓动民间力量支持宗教事业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他决定撰写一部全面介绍中国的书籍希望此书来推动在华传教事业。

卫三畏在广州、澳门住了 12 年后,曾于 1845 年回到美国。为了传教的需要资金的资助、便到城 市和乡村做有关中国社会现状的系列演讲。当时美国正值对中国进行扩大投资,卫三畏的演讲受到美国民 众的极大追捧,反响热烈。一年时间里,他也对中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加之演讲时积累下来的资料,促使他下 定决心撰写一部能反映中国社会全貌的综合性普及性的书籍。

卫三畏在对孔子学说是这样进行评述的:孔子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对尊长的服从,以及温和正直地和同辈人交往。他的哲学要求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而不是从一个看不见的神灵那里,寻找约束力,而君主也只需要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服从一个更高的裁判。从子女对父母的责任、荣誉和服从出发,孔子进而向人们灌输妻子对丈夫、臣民对君主、大臣对国王的责任,以及其它社会责任。孔子认为,政治的清白必须建立在个人正直的基础上,在他看来所有进步的开j始都蕴藏在认识你自己之中。无庸置疑,他的许多思想是值得赞扬的。就是与希腊和罗马圣人的学说相比,他的作品也毫不逊色。这段论述十分准确也很精辟,抓住了以为核心的孔子思想的精髓。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总论》中还有很多。

再版原因及两版本对比探析
修订《中国总论》的想法产生于 1876 年卫三畏辞去外交职务之后。当时此书已出版近30 年,为修正此前写作中信息编写的失误以及完善信息,卫三畏晚年决定修订此书,以使 本书的编写更接近中国的现实情况。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限制了卫三畏完成整本书修订的心 愿,由其儿子卫斐烈完成了新版最后三章的撰写以及修订 余下的工作。1883  10 月,新版《中国总论》终问世。
此书还为卫三畏带来了 荣誉,使他从一位汉学初学者变成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中有这样一段 表述由于(中国总论)已经成为当时这个领域的权威。
卫三畏与中国及国人有长期联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亲历者,其论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为美国新教传教士在华时日最长的人,卫三畏在华自然接触了不少中国人。
在他做外交官时,与耆英、李鸿章等中国官员多有交往,《天津条约》的签订、天津教案等他是直接参与人,再版(1883)写作前他还亲历觐见了皇帝的活,可为修订的参照。
  ()两个版本之对比分析
《中国总论》分上下两卷,1848 版内容篇幅有 1200 多页,1883 版则有 1600 多页。两 版全书各分 23 章和 26 章,除新增的最后三章内容,其他章节不变。其主体章节有:中国区 划及特征、各省地理情况、人口和数据统计、中国的博物志、中国法律和政府概略、法律的执行、教育与科举考试、中 国语言文字结构、中国经典文献、工艺、科学、宗教、商业、对外交往、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两个版本显著差异如下:
其一、两版《中国总论》中所附之地图及插图对比
初版《中国总论》中卫三畏在第一卷中附了一张地图,书名副标题为附一幅帝国新地 。此地图的刻工为家雅各布·威尔斯·奥尔。该地图主要参考了已有的中外大量资料绘 制而成,据卫三畏自己谈这幅地图约 90 平方英尺,不仅绘制了中国的十八省,还划定了蒙 古、满洲和伊犁的边界线、注明了日本部分的县和藩、西藏、安南部分、俄国、准噶尔、土 耳其斯坦部分等。但由于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未开放,因此长城以北地图的绘制,他自己 承认所根据资料不足。1883 版《中国总论》也附了一幅地图,名称为中华帝国地图 再版(1883)的制版刻工是埃特伍德,地图在初版(1848)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订。更为精确地划定了疆界、补充了中亚地区的详细地图。为了更加客观及形象表现中国社会的面貌,作者还特意在两个版本中添加了大量插图。 这些插图均取材于西方人著作,后经卫三畏分门别类添加了进来。据有关资料显示,1848 版插图共 39 幅,1883 版共 72 幅,新版比初版插图多了将近一倍,其内容包括北京的天坛、 北京的安定门、北京的孔庙、等等,选取的这些插图几乎也都是卫三畏在中国所见之场景。
其二、内容之比对副标题的变化。再版(1883)副标题则是概览中华帝国及其居民的地理、政 府、文学、社会生活、艺术和历史等。细微的变化可看出再版(1883)更重视叙述中国文 学和历史的情况。就具体章节来看,再版(1883)较之初版(1848)做了如下明显补充修订第一章中,再版(1883)对中国国土面积内容修改较多,增加了中国割让英国、俄国领 土的情况;对长城的撰述由初版(1848)引用他人的游记到再版(1883)自己亲身体验后之 叙述;再版(1883)删去了初版(1848)中很多对中国的不实描述,如将描述满族湖泊时所 讲的满族神话删除,将初版(1848)引用《圣经·以赛亚书》希尼之地就是中国 观点删除等;第二章里,再版(1883)主要对某些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补充修订。如谈 到了太平天国起义对江苏地区的影响,太平军毁坏南京大报恩塔的事件,补充了上海发展的 历史并对初版(1848)中对台湾叙述怪异的描述做了全面修改等;第三章增加了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割让九龙半岛的情况,更新了当地人的人口数字,在介绍广州十三行时,再版(1883) 又删去了大量关于十三行分布的情况;第四章增加了京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贸易的变化,更 新了满洲边界,删去了对库页岛的大段描述、删除了初版(1848)介绍西藏西北地区将近一 页的文字;第六章因博物学家在此方面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因此在博物志的动植物知识方面 卫三畏做了较大的改动,如再版(1883)除介绍《本草纲目》外,增加了 1848 年吴其浚《植 物名实考》的信息;第七章在谈到中国皇帝时,增加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内容,补充了 1860 年外国人所见中国监狱的见闻,谈到八旗兵时,删去初版(1848)错误的记载,认为 八旗是满蒙汉三族组成的世袭的八个兵团;第八章谈到林则徐和耆英时,补充了初版(1848) 以后发生的事情;第九章谈到科举考试时,再版(1883)补充了咸丰年间科举舞弊案件。第 十章在谈到外国人制造中文活字的努力过程,再版(1883)增补了 19 世纪 50 年代的贡献, 补充了初版(1848)以后新教传教士对福州、汕头、广州三种方言的调查等;第十一章 1848 版有关孔子生平事迹介绍部分在孟子介绍之后,而再版(1883)将孟子放在后面等;第十二 章研究中国诗歌,补充了德庇时等汉学家在 19 世纪末的大量专述的内容;第十五章在描写 瓷器的工艺时,补充了儒莲 1856 年关于景德镇瓷器制造的资料;第十六章谈到中国的军队 时主要补充了一段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常胜军首领戈登对中国军队的评论;第十七章在叙述清 代历史时,补充了道光末年、咸丰、同治、光绪初年的历史,直至1881 ;第十八章谈到丧葬问题时,补充 1875 年同治皇帝葬礼的情形,中国与穆斯林在回乱期间斗争的问题以及 丁匙良 1866 年到开封调查犹太后裔的情况等;第十九章主要续写了 1848 版后新教在华传教 史转载《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译文,初版(1848)采用的是 1845 年裨治文的译文,再版 (1883)改而采用传教士伟烈亚力 1855 年新发表的译文。体现出对《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进行学术研究的新进展;第二十章补充了1858 年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后的中国鸦片蔓延的详 细情况,指出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恶劣后果。关于外贸分类的内容中将好望角路线改为苏伊士 运河,补充了 1860 年以来对外贸易增加的进出口品种;第二十一章补充了很多欧洲汉学家 的著作和西方旅行家的记述;在谈到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时补充了 1848 年后的条约 情况。新增加的三章为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最近的事件,这一部分的内容现实问题 性很强,近代中国的面貌展现地淋漓尽致。
由上述可知,再版(1883)《中国总论》较之初版(1848)在地图、插图以及内容上都 有明显的改动。
三、《中国总论》的影响 其一,对洗刷外国人眼中可笑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播基督福音的积极作用.

卫三畏在初版序言中表明了自己写作动机。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竭力纠正外国人对中 国人的偏见并在书中对中国文明某些方面给予了肯定,他说:“中国人在生产总的方面,在 家庭生活的艺术和群众的舒适方面,比曾经存在的任何异教或伊斯兰教国家,或比有些自称 耶稣教的国家达到更高的地位。他对儒家经典进行肯定:“孔子的著作同希腊和罗马哲人 的训言相比,它的总旨趣是良好的,在应用到它所处的社会和它优越的实用性,则超过了西 方的哲人。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纠正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认知有重要意义,并影响 深远。当今学者对此作品评价到:“很难再找到一本象《中国总论》这样的书,为了异族的 幸福,以那样的语言,展示了一个辉煌、可敬的文明和它具有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这些篇章所刻画出的诚实和博爱,将告诉未来的读者,它的作者热爱并研究这个民族,让后 代记住作者对他们抱有的希望。关于增进传播基督福音的这一点,卫三畏自踏上中 国的国土就没有停止过此念想,而在文中也随处可见他这一观念。据学者统计,第一次鸦片 战争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人数很少,长期生活在广州(澳门的只有裨治文、卫三畏、伯驾、 史第芬 4 人。1842 年后美国来华传教士的人数迅速增加,到 1850 年已经达到 88 人,1877 年新教入华 70 周年(是年召开第一次新教大会)时则达到 210 人。传教士的增多,使得卫三畏传播基督福音的写作目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其二、对美国汉学的影响
相比欧洲汉学,美国汉学研究较晚。而卫三畏的《中 国总论》正是一部关于叙述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在书中他不仅叙述了中国社会的 状况,且对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见他对中国的现实问题有 较为深入的研究,费正清曾称他是一个天才的业余历史学家” 马森曾对此书称颂道也许有关中国问题的最重要的一本作品是卫三畏的《中国总论》,它在西方广为传阅并受到好......这部描写中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著作,是对这一时期普通作品中所涉及的问题的范围 和种类的最好说明,卫三畏用如此清晰、系统、博学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他的资料,以至于 他的著作在今天的有关中国问题的美国文献中仍占有令人尊敬的地位。”[9]卫三畏也一直致 力于汉学研究中,在 1876 年回到美国后,他接受耶鲁大学聘请他为第一任汉学讲座教授的 荣誉,而后在他的主持下,耶鲁大学又建立第一个汉语教研室和东方图书馆。此后,美国的 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中文课程,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工作,一 些著名的图书馆也开始收藏研究汉学的图书资料。1881 年,任职耶鲁大学的畏三畏担任了 美国东方学会主席,而后汉学研究机构在美国陆续成立: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美国历史学会、 美国亚洲协会等。在卫三畏的带领之下,美国汉学研究逐渐兴起,开创了美国汉学注重研究 中国现实的路径。
其三、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以自我为中心,将周边国家视为四夷,对世界上其他国家 认知甚少。来华传教士的到来丰富了中国人的见闻,中国人通过与以卫三畏为代表的来华传 教士和来华贸易之商人进行接触以及通过翻译过来的西方著作,对西方获得更进一步的认 识。《中国总论》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对当时的中国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使中国人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体会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这为当时的国人 敲响了警钟。而徐继畲《瀛环志略》和魏源《海国图志》中有关美国的资料大多引用此书, 该书也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其四、消极影响
卫三畏作为美国汉学的早期代表人物,其开展的文化活动其本质上是美国对外侵略扩张 的一个工具,他对待中国也是以传教士的眼光来对待的,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如在《中国 总论》中他一方面对儒家思想进行称颂,指出孔子的著作同希腊和罗马哲人的训言相比, 它的总旨趣是良好的,在应用到它所处的社会和它优越的实用性质,则超出了西方的哲 人。......四书五经的实质与其他著作相比,不仅在文学上兴味隽永,文字上引人入胜,而且 对千百万中国人的思想施加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儒家经典比不上西方《圣 经》,他说这些书所造成的势力,除了《圣经》以外,是任何别种书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他对儒家学说及其影响的肯定是为了强调必须利用儒家经典推广在华传教事业;而为了突出 基督教的优越性,他过分渲染中国民族的劣根性,认为只有靠福音能够拯救他们。他指 :“中国人表现为一个混合体,如果有什么东西可赞扬,就一定有更多的东西要批评 提出现在中国的政治日趋混乱,鸦片和国民道德的沦丧正使整个民族日趋堕落。只有福音 能够拯救他们。虽然卫三畏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持否定态度并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传教, 但他又认为中国人太过于愚昧无知,因此建议如果西方四强抛弃对彼此的怀疑,联合起来, 迫使中国政府同意与西方各国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交流,那么建立这种交流实际上是为中国找到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他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和暴力才能让中国人学会平等地对待外 国人,才能把福音传播到中国,拯救中华民族的灵魂。由上可知,卫三畏带有西方观念意识 的情感偏向对人们正确认知中国是不利的。
四、结语
《中国总论》的出版,与卫三畏长时期居住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其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返乡演讲之直接契机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隔三十五年,中国社会已然发生巨变, 因再版(1883)已具备较好的条件和现实意义、卫三畏在中国活动范围的扩大及接触各阶层 人员的增多、《中国丛报》拥有充足资料等条件因素,此书于 1883  10 月重版。不管是初 (1848)《中国总论》,还是再版(1883)中国总论,其内容所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性都 是较同期作品更佳的。作为美国汉学的开山之作,其中所体现的对中国近现代问题的关注也 为此前著作中没有的,这对美国汉学的研究路径以及先进的中国人汲取教训救国都有积极的 作用,而作为一名基督教的狂爱追随者,卫三畏难免会以基督教普世观看待分析中国社会问 题,这一点有失对中国的客观认识。但总的说来,此书出版的意义更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总论》的信息已经成为历史。今昔对比,可以作为晚清历史的參考。从研究出版史和汉学史的角度来说,有必要找来一读。

卫三畏与《中国总论》
陈佳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82)
https://www.sinoss.net/uploadfile/2019/0522/20190522085151769.pdf

Wells Williams and an overview of China.  Chen Jiali
(Yuelu Academy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 410082)